一对七旬“驴友”的旅行故事 | |
![]() |
发起人:weizi 回复数:0 浏览数:886 最后更新:2017/4/1 13:37:06 by weizi |
发表新帖 | 帖子排序: |
weizi 发表于 2017/4/1 13:04:40
|
一对七旬“驴友”的旅行故事 [size=14.4px]一对七旬“驴友”的旅行故事
来源:津报网-天津日报 这是一对七旬夫妇,他们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。 退休前,他们没有时间,不能尽兴游玩。退休后,他们将自助游发挥到了极致:12年走遍全国200多个景点,花费才两万多元。 2007年10月,他们还去了欧洲多个国家。“健康,快乐,还能长见识,加上省钱”,这是两位老人最大的旅游收获。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旅行“秘诀”?请看—— 名词解释:驴友 “驴友”是对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称呼,特指参加自助旅行、一般性探险、爬山、穿越等爱好者,也是爱好者自称的一个名词。 “驴友”来源于“旅”友和“绿”友的谐音,“绿”是指环保,不污染环境,还因为驴子的特点是耐驮,能吃苦耐劳。所以,“驴友”是运动爱好者自豪的资本之一。 时尚老“驴友”恋上自助游 郑昌业今年72岁,老伴郝桂英今年70岁,老两口家住郑州市阳光四季园,如今已结婚50年,他们是一对地地道道的时尚老“驴友”。 郑昌业原是郑州大学基建处的职工,研究了一辈子理工学科,思维活跃,做事非常理性。同事们常常这样说:“老郑办事讲求统筹方法,善于用最少的钱,办最多的事。”郑昌业喜欢旅游,但学校工作太忙了,只能忙里偷闲,趁着假期出去转转,总是不能尽兴。 1996年,郑昌业和老伴都退休了。郑昌业对老伴说:“人们都说旅游需要时间、体力还有经济,现在咱三个条件都具备了,该出去走走了。”郝桂英说:“行,我听你的。” 那一年的秋天,老两口跟旅游团去了云南。5天行程,可在景点上真正停留的时间不到两天,其余都浪费在了转车和无休无止的购物上。回来后,郑昌业对老伴说:“太不划算了,咱还是自助游吧!”随后,郑昌业找来地图,把中国各个省市的景点细细研究了一遍。郑昌业对老伴说:“趁着咱们腿脚还麻利,咱就先难后易,从远到近开始吧。” 第二年春天,老两口又去了云南。出发前,郑昌业已经把云南的地图研究了几十遍,景点的书也看了好几本,去哪个景点住哪里便宜,交通路线怎么走,甚至宾馆门口坐几路车都明明白白。一切准备妥当,老两口背着行囊出发了。那一个星期的时间,他们优哉游哉地在大理的石板路上散步,在玉龙雪山下留影,在蝴蝶泉放河灯……他们第一次发现,旅游原来并不只是赶路,在陌生的路上,人一样可以从容快乐。 有了这一次热身的经验,后来的旅行就顺理成章了。2003年秋天,老两口去了安徽的天柱山。天柱山是《天仙配》和《孔雀东南飞》等爱情故事的发生地,沿途松涛竹韵,溪流飞瀑,一路走来,美不胜收。沿阶而上,前面突然出现一条天然横空的鹊桥,窄窄的石壁下就是万丈深渊。郝桂英走了几步,突然有些腿软。郑昌业笑了:“别看脚下,你抓好扶手,看看远处。”可没走几步,战战兢兢的郝桂英又忍不住看看脚下,黑洞洞的深渊深不见底,像要把人吞噬一样。“我不敢走了,咱回去坐缆车吧。”郝桂英说。郑昌业开始骗老伴:“马上就走完了,你不是会唱《天仙配》吗,唱完这一出就到对面了。来,我起第一句——树上的鸟儿成双对……”被分散了注意力的郝桂英和老伴你一句我一句地唱起来,终于踏上对面的平台时,她扭头看看云端里的那一缕细带似的鹊桥,仍有些后怕。旁边的郑昌业看她怔怔的样子,在一边打趣:“瞧瞧,咱也做了回董永和七仙女。” 2007年7月,老两口率领儿子、儿媳、孙子全家人去豫北的郭亮村自助游。那天刚下过雨,路上低洼积了很深的水,郑昌业弯下腰就把郝桂英背了起来。小孙子在旁边欢叫:“爷爷背奶奶过河了!”儿子和媳妇抢着拍照片,郝桂英心里甜丝丝的,想起院里好姐妹们羡慕的话:“你有个好老头,去这儿转去那儿玩,真不白活一场。” |